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中国普天从辉煌走向暗淡的教训是什么

2025-04-27 02:17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普天从辉煌走向暗淡的教训是什么

中国普天从辉煌走向暗淡的思考

李锦

提要

“普天”被合并了,但是普天由辉煌到暗淡的教训不能忽视。历史不能白白度过,教训总结会有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进步。普天从当时“横空出世”,一举成名到远远落后于华为,国企航母如何做大做强,立于不败,普天的兴衰荣辱对于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普天”这个名字,很霸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王者之气。事实上,20年前,中国普天是很霸气的,普天是多年来行业老大。华为、中兴通讯、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所有中国科技企业。都望其项背。20年后,却被合并了。30年河东,30年河西。从普天之下无莫非王土到门头消失,还不到30年。

昨天,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大会在京召开。对于中国普天员工来说这是一个伤感的事情。中国普天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这意味着曾经辉煌的中国普天降级,变成了另一个央企的下属单位,也意味着中国普天这个曾经的电信设备巨无霸的辉煌逝去。

7月8日,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大会在京召开。

“普天”被合并了,但是普天的教训不能忽视。历史不能白白度过,改革发展的教训总结出来,会有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进步。普天从当时“横空出世”,一举成名到远远落后于华为,国企航母如何做大做强,立于不败?普天的兴衰荣辱对于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中国普天的前身是原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1999年9月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也就是说,早年中国所有的电信设备都是由中国普天来生产,外资电信设备企业要想在中国投资建厂,必须跟中国普天合资,所以,中国普天就逐渐成为中国最牛的电信设备合资巨头,像爱立信、西门子、朗讯、摩托罗拉、诺基亚、北电等所有当年著名的全球电信设备巨头都与中国普天合资。当年中国第一批获手机牌照的手机厂商都是普天旗下,比如首信、东信等。还有很多通信设备厂商也是普天旗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有这种气候的,否则普天这个名字怎么想得起来呢?近些年来,企业发展高度集中化,中国普天的合作伙伴,如爱立信、三星、康宁等都发展艰难,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甚至已经消亡,这对普天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普天与这些外国企业建立的合资企业也效益越来越差,甚至被迫关门。因为主要依靠合资企业,没有拳头产品及核心竞争力。恐怕这是中国普天由辉煌到失落的重要原因。

市场体制的缺失,是中国普天由辉煌到失落的又一重要原因。昨天的文章出来,有一从普天出来的人在我微信上说,主要原因是没有断奶,这个话是经验之谈。一个强大的事实站在我们面前:市场化经营的华为、中兴通讯已经把国企色彩浓厚的中国普天甩在后面。当中国普天扮演龙头的角色时,华为、中兴还是初入行的“新兵”。早在20年前,当时的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2年度 中国普天以642亿元的销售收入名列榜首,当时普天以百强第一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媒体中引起轰动。普天的这一收入当时超过华为、中兴通讯、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所有中国科技企业。而且,普天是多年来蝉联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第一,也就是说连续多年是行业老大。2000年,华为销售额220亿人民币,其中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规模还远远无法与当时中国普天的600多亿相比。可是,2001为华为的研发投入为30多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8.79%,是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比例最高的。现在,华为2020年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从收入规模来说,华为已把中国普天远远的扔在后面了。所以,中国普天的地位由辉煌到失落,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原因。

普天的地位由辉煌到失落,是以华为、中兴、小米的崛起为背景的。通信系统设备、手机终端等核心业务的惨淡,导致普天的失落。通信设备方面,友商竞争激烈,华为、中兴、烽火等优势明显,挤占了普天不少客户;手机市场则由华为、小米等把持,普天手机市场可以说早已经死掉。而这曾是普天的主要营收来源。不仅如此,尽管,中国普天在后来TD-SCDMA标准中发力,但因为缺乏规模效应,很快被华为、中兴赶超。

在通信领域,普天算得上是元老级企业。从清政府的“铜匠处”“机修组”到新中国的修机室、修配厂;从邮电部工业管理局到邮电工业总公司再到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说,普天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信息通信发展的缩影。那么,拥有如此悠久历史的中国普天为何如今会“被重组”?说明的道理是国企必须实行市场化改革。

对于重组做大,不能消化形成合力,也是一条教训。一味的做大也未必是好事。一个企业光大不强不稳定,不大之强不现实。普天最初的成立源于当时邮电部的政企分离,普天成立后拥有如首信集团、东方通信、宁波电子等50余家子公司,被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当中国普天第一次以集团的名义取得电子百强之首的时候,也有人认为:“普天是个空架子!”这艘通信行业的“巨轮”。由于下属子公司众多,虽然名义上同属普天,但实际上还是各自运营,没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这使得普天在后续的电信行业大发展中掉队了。2000年普天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5年内进入全球500强的目标,试图整合所有普天下属公司资源,极力打造一个统一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普天帝国”。然而,作为一家从行业总公司改造过来的控股集团,是坐等企业分红还是整合所有资源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大做强企业?这个问题尤为迫切。

作为中央企业,科技强国的战略不可放弃。从1982年普天从美国引进了第一条全塑市话生产线起,先后从10多个国家通过采取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了电子电传机、PCM光通信、数字微波、高频开关电源、SDH光通信、移动通信等20多条生产线,使得普天的发展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然而后来落后了。在庞大的销售收入中,普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的份额很少,面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如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自主可控产业的成长,已成为(企业)面临的巨大课题。然而在实际上没有做到。在3G时代,中国普天投入了较大研发力量,但实际获得的电信运营商现网份额并不多,再加上电信行业强调端到端产品服务能力,普天在后续的产业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此后在4G和5G时代,中国普天虽然也有所布局,但主要聚焦在公安、电力、石油等专网上,陷入自己养活自己的地歩。对于中国普天自身而言,亟需解决的是系统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放眼远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普天也要如此。所以,科技领域强大的中国电科补齐中国普天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不足,合并也是必然。一家央企,要想着国家战略,要有世界视野,要承担科技强国的责任,不能只管眼前。

作为国企,普天也曾经有清醒的认识。许多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也曾经做过巨大贡献,也做过好的纲要。然而,结果仍然是大相庭径。我们讲教训多了,可能会伤害普天人的感情,心中有点沉重。

我们提醒一下新的中国电科,不可重复普天曾经的教训。重组时思考一下,普天这几十年走过的路,总结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这对中国电科在今后的发展不无益处。

中国普天的教训有多深?这似乎也应该组织一个课题组来研究。这可能比许多空泛的道理、空头文章要重要得多。

下面转载中央电台、证券时报与新华社的报道,里面有对我的采访。

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大会在京举行

中央广播电台 央广之声 记者 郭淼

7月8时《新闻晚高峰》、7月9日《新闻纵横》

继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之后,今天上午,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的全资子公司。那么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释放出什么信号?这个“1+1”之后将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关键的“卡脖子”技术带来哪些突破和期待呢?我们来听总台央广记者郭淼的报道。

7月8号,经国务院批准,国资委批复,中国电科和中国普天重组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重组安排,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合并后,旗下将拥有16家上市公司。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表示“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有利于更好理清前进法则,形成电子、信息、通讯、体系化能力,支撑和5G装备,机电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有利于调整优化国有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激励更多创新要素、创新资源,提升工业链自主可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前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集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

记者注意到,中国普天前身原为国家原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资产规模数百亿元,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东方通信、东信和平、成都普天电缆、宁通信B,涉及行业包括移动通讯设备、智能卡产品和电缆等等。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作为网信事业,国家对中国电科在国内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这一次重组之后,将极大提升中国信息通讯产业链的竞争力,有利于加快构建我国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信息通讯产业链、供应链,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务实举措。

“在合并后,将集中力量进行电子信息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致力于突破先进材料、高度芯片、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在军工、电子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2021年工作安排明确,今年将扎实推动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目前,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中国普天和中国电科重组已落地,中国宝武和太钢集团、鞍钢和本钢的重组也正加速推进,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专家组成员童虎表示,中国电科和中国普天重组后,将尽显1+1>2 的效果,值得期待。

“国资委一直在进行有关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构优化的,这也是我们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当时提出的第二个改革目标,希望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针对潜在性、战略性实行产业的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本身两者之间的话,从材料、业务的协同、上下游资金都是有很多协同性的,这一方面整合的话能更好地发挥1+1>2的效果。尤其电科方面整个的科技、实力、能力方面,发展速度是非常显著和明显,普天的话也有他自己在细分领域、突出领域占有一定相关的优势,所以两者之间整合,会形成财力相对统一的协同,包括上下游资金能更好地同步优化。”

中国电科和中国普天重组完成后,中央企业户数缩减到96家。

中国电科中国普天重组大会今日举行

专家:产研结合重组有望加速落地

2021-07-08 16:4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江聃

7月8日,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大会在京召开。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重组整合工作,全力以赴把新的中国电科建设好、发展好,扎实推进信息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更好担当信息通信产业“国家队”使命。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6月23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7月8日的活动上,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宣读了国资委关于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重组的批复文件。

本次重组,中国电科承担主体责任,吸收合并中国普天。中国普天前身源于国家原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制造业、行业电子信息化应用、广电通信与信息化,拥有4家上市公司:东方通信、宁通信B、成都普天电缆股份、东信和平。中国电科旗下原有杰赛科技等11家上市公司。此次重组后,中国电科旗下的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5家。

郝鹏指出,两家企业重组是提升信息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实际行动,有利于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产业链供应链;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务实举措,有利于推动企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创新效能和竞争力,打造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

郝鹏要求,要积极稳妥推进重组整合工作,做到思想同频、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中国电科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结合“十四五”规划抓紧制定科学的内部整合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解决各方面各环节问题,切实落实好全方位整合融合,确保重组工作平稳有序、取得实效。

郝鹏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记“国之大者”,加快补短板,大力锻长板,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打造信息通信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要聚焦主责主业,立足产业报国,进一步提高核心业务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信息通信行业核心竞争力。要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加大“两非”“两资”问题治理力度,不断优化集团管控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电科有大量的科研院所,但缺乏成果转换的基地,而普天有大量的通信工厂,有许多改成工业园区,有成为科研结果转化成产品的能力。同时也有工业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尽可能多的将相当多的军工研究成果转化为民用品。“产研”结合可以全面提升重组后企业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研院所类企业与生产制造类企业整合重组,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普天从传闻与中国信科重组,到实际与中国电科重组,背后是整合重组思路的变化。”李锦表示,此次重组事件体现国资改革政策精神和路径取向。在更加强调科技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协同,加快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切实解决部分央企之间的产品相似、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资源合力。

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

新华社新媒体

新华社北京电(中国证券报记者刘丽靓)

国务院国资委6月23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普天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国普天官网显示,此前中国普天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其前身源于国家原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1999年9月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2017年12月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图片,这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低空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系统,新华社发。

中国电科官网显示,中国电科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电科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肩负着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国防现代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46家电子类科研院所及26户企业基础上组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科研人员11万名;拥有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持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020年位列第381位。

中国普天和中国电科旗下均拥有多家上市子公司,如普天系的东信和平、成都普天电缆、东方通信、宁通信B等,以及中国电科旗下的国睿科技、海康威视、凤凰光学、卫士通、太极股份等。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技术互补,中国普天拥有的成熟产品线和市场渠道,可为中国电科旗下的技术提供落地平台,这两家业务互补型企业的重组最终能够起到“1+1>2”的聚合效应。

中航证券研报认为,中国普天、中国电科均为国内大型企业,其业务范围均覆盖通信产业等相关领域,中国电科更是被认为是网信事业“国家队”,在国内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此次重组后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电科的规模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其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同时,此次重组,再次展现了国企改革的决心与力度。

“今年化工、钢铁、煤电、信息、医疗健康等是重组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加码布局。”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下一步国有企业重组应注重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要强化核心产业链,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更强竞争力。同时,在国企重组中要更加注重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