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战犯周养浩,改造期间强词夺理,拒不认罪,恢复自由后还想去台湾

2025-07-30 20:17 来源:网络 点击:

战犯周养浩,改造期间强词夺理,拒不认罪,恢复自由后还想去台湾

戴笠的军统之中有三位得力干将,这三人分别是沈醉、徐远举以及周养浩,他们也被称为“军统三剑客”。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时,“军统三剑客”都没来得及跟随国民党残部逃到台湾,他们都在卢汉和平起义时被软禁,之后被关进重庆白公馆监狱。可笑的是,原先白公馆监狱是他们审讯犯人的地方,后来却成了关押他们的地方。对“军统三剑客”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讽刺。

在白公馆监狱关押一阵后,“军统三剑客”都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继续接受改造。1959年,国家开始特赦第一批战犯,只要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积极接受改造,都能得到特赦。“军统三剑客”当中,沈醉因为积极接受改造,是最早得到特赦的,他被特赦的时间是1960年;而徐远举则没有等到特赦就病死在狱中;周养浩则因为在战犯管理所中强词夺理、拒不认罪,直到1975年才被最后一批特赦,那么,最后被特赦的周养浩去了哪里呢?

与“军统三剑客”的另外两人不同,周养浩算是一个文化人,他出生于1910年,浙江江山人,是戴笠与毛人凤的老乡。1933年,二十三岁的周养浩从上海法学院毕业,之后经人介绍加入军统,因为是戴笠与毛人凤的老乡,所以他加入军统深得信任与重用。周养浩还上过大学,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文化人,因此逐渐成为戴笠身边的红人,与沈醉、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

周养浩还有个外号,叫“书生杀手”,这是因为他长得白白净净,像一个书生,但杀起人来却心狠手辣。关于周养浩心狠手辣还有一个故事:1949年,卢汉和平起义后,“军统三剑客”都被卢汉送进了重庆白公馆监狱,在重庆白公馆监狱接受审讯。当时先审讯的是沈醉,沈醉交代了很多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同时他也交代了一些与周养浩有关的问题。沈醉深知周养浩的为人,也知道他心狠手辣的性格,因此建议直接对周养浩处以极刑。

巧合的是,周养浩在沈醉之后接受询问,他无意中看到了沈醉的笔录,并且看到了沈醉的建议。他不动声色,回去之后直接抄起一个板凳,朝沈醉的头上砸去。如果那一板凳砸实,沈醉大概率一命呜呼。幸亏当时宋希濂在沈醉的身边,他及时挡住了这个板凳,帮助沈醉逃过一劫。

不久之后,“军统三剑客”都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在战犯管理所中,周养浩极其顽固,最关键的是,他还强词夺理,仗着自己是法学系毕业,巧用法律名目,拒不认罪。也因为周养浩的改造态度,他一直没有得到特赦,直到1975年,国家特赦最后一批战犯时,周养浩才因此得到特赦,恢复了自由。

因为1975年恢复自由的战犯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所以组织给出了多种选择:恢复自由后,如果想留在大陆,组织是欢迎的;如果想去台湾,不仅放行,而且还发放路费。鉴于周养浩的改造态度,不出意外,他选择了去台湾。

当时与周养浩一起选择去台湾的有十人,不过,他们到达香港后,台湾方面却拒绝他们进入,周养浩无奈,只能滞留在香港。不久后,周养浩联系到了在美国的亲戚,从香港移居美国,晚年的周养浩一直生活在美国,1990年,他在美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

《周养浩:军统三剑客中的书生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