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说“子”
闲言说“子”
子,读作zǐ或zi,是现代汉语一级常用字。“子”字的主要含义主要有:①婴儿,儿子或女儿,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汉书文帝纪》:“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②指植物的果实、种子。如杜甫《少年行》:“江花结子已无多”。③指动物的卵。如鱼子、鸡子等。④幼的,小的。如子猪、子城等。⑤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石子、子弹等。⑥对人的尊称,早期可针对女子,后来主要指男子。如老子、孔子、孟子等。⑦借为地支的第一位,主要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时与生肖中的鼠对应。如甲子年、丙子年均为鼠年。⑧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古代五等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⑨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后作口语后缀,读轻声,往往有囗语的轻视、小看之意。如房子、金子、瞎子、聋子、尺子、样子、一下子、一筐子等。⑩其它引申义。如引申为派生的、附属的。如把利息称为子息。
“子”孚演变图示(来自网络)
“子”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从古到今,对”子“字本义解读的主流观点是,“子”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是婴儿。如今似乎成为定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研讨分析《说文》和郭沫若先生对“子”的解释以及甲骨文等古字中“子”的字形的话,好象并非如此简单。
许慎 在《说文》中释“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并且指出“古文子从巛,象发也。籒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许慎言“子”是“万物滋,人以为称”,这显然是指事,又说“子”是象形字,显然是自相矛盾。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此进行了解释,言“子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假借以为人之称。象形。象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但这仍然是混淆了指事与象形,并没有解决许慎解释中的根本矛盾。
“子”为婴儿吗(来自网络图片)
郭沫若先生误把“子”与“巳”两字混淆起来,认为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中“子”和“巳”都是子的不同写法。认为“子”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像一个婴儿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形状,表示初生的婴儿。上面的部分像一个孩子的头,下面的部分像孩子的身体。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子”、“巳”两字的字形演变、字义演变的话,会发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字。从字形来说,“巳”字的演变相对简单,“子”字的演变却较为复杂。“巳”的甲骨文、金文字形是水流到某处而止之象,本义为止、尽、毕,引申表示家族延续的后嗣对祖先的祭祀,即“巳”是祀的本字。“巳”被假借为地支的第六位,而“子”则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一位。因为“子”含有从此开始,由此滋生之义。“巳”是从过去到现在,而“子”是从现在到将来。所以,子是“子”,巳是“巳”,古人是分得非常清楚的。郭老混淆了两字,导致对“子”与“巳”两字的混乱解读。
那么,“子”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被作为对人的尊称?又为什么会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一位呢。
我们考察“子”字的字形演变时会发现,“子”字有一个从抽象的指事兼会意字,沿着不同路径演变发展成为具象的象形兼会意字的过程。
甲骨文的“子”最初的写法,下面是一个甲骨文的“凡”字,上面是一个甲骨文的“十”字(甲骨文写作一竖)。甲骨文的“凡”是范的本字,指模子、规范、范式。甲骨文“十”表示数量很多。甲骨文子从凡从十,表示世上万物滋生、产生、生长的共同模式或范式。很可能是古人最了解字的本义,因此,《史记·律书》: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汉书律·历志》:孶萌于子,人以为称。也就是说,“子”的本义是万物滋生、萌芽的最初状态、原本状态、开始状态。“子”的各种含义都是由此引申、假借而来。如“子”有初始之义,万物滋生离不开土地,所以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一位。“子”又有滋长之意,因此引申为后代之称和幼、小等义,如儿子、孙子。子有模范、根本、滋生之义,所以成为对人特别是有学问有品德的人的尊称和爵位第四的名称。
自甲骨文开始,特别是金文“子”的字形沿着三条路径进行演变。
一是从人的繁延的路径进行演变,成为表示人之子的具象的象形兼会意字。依这条路径,子字从最初的从凡从十的会意字,逐步演变为上部像幼儿头发、头颅及两臂,下部像两并的两胫,敢后演变为小篆的“子”从丁从十,象形并会意刚刚出生处于襁褓中的的婴儿,成为一个象形兼会意字。此“子”字的本义是婴儿,引申指儿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女儿、太子等,又泛指君主之下的子民、臣民。
二是从植物繁延的路径进行演变。金文中的“子”字,将甲骨文子字上面的一竖(十)移至下面成为草木之干或枝,下面的凡演变为丁,成为枝干上的果实之形。而草木的果实即种子,是植物繁殖的本源。此“子”字成为一个象形兼会意字,意为植物即草木的种子。
三是从动物繁殖的路径进行演变。虽然金文“子”的字形仍然是上丁(方口或圆圈形),但字下面构件则演变成为十(或七,支的本字)成为象形兼会意字,此“子”指动物如鱼、蛙、昆虫等的子和幼虫。
楚帛和秦简及大篆和小篆将金文中三种不同含义的“子”的字形字义统一起来,使人之子、动物之子和植物之子三种字义又统一在同一个字形当中。但大篆的子字上面增加了发之象形字符后,看起来仍然有点奇奇怪怪的。
综合起来,“子”的本意是万物繁延之本、之源、之初,是万物繁延的共同范式。这大概就是许慎所说的“万物滋,人以为称”的真正含义。“子”字原本是指事基础上的抽象会意字。但从甲骨文开始逐步演变为象形基础上的具象会意字。其基本含义包括人和动物的幼子以及草木的种子。子有繁延生长之本、之初、之源之意,子之后的结果是成长壮大,因此,“子”被引申为对人特别是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并被借用为代表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即子爵。
天干是纵向的宇,人之上为天,所谓顶天立地。所以,天干借人体从上到下的各个部位表之。地支是横向的宙,是地上的的万事万物私自然现象,如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草木人物等,故以物象表之。“子”字本身包含有万物初始、本源之义,因此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一位。作为古今人们最常见的动物,老鼠不仅个体小、繁殖快、数量多,而且其形体特征是四肢短、尾巴细、头部小。鼠的这些特征,正好可与子的字形字义想通,因此,鼠被借为生肖之一,并与地支的第一位“子”相匹配,农历的子年即生肖上的鼠年。夏历的子月即每年的十一月,也是冬至之月,按照周历,这却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每天的子时又称子夜,是夜间11点至次日1点钟,这是一天的开始。《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 人以为称。”《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这种解释是十分正确的。冬至时阴极而生阳,同理,夜半时亦阴极而生阳。阳始生,阳气虽弱却一天天渐长,如子生而渐长也,故以“子”代表阳气初生之时,这也是一年或一天开始之时。
-
- 攻略 | 武大赏樱正式预约,实用指南看这里!
-
2025-08-04 01:28:37
-
- 朝鲜为什么把首都定在平壤
-
2025-08-04 01:26:20
-
- 还记得1998年特大洪水吗?比今年恐怖百倍,我国命运差点因此改变
-
2025-08-04 01:24:04
-
- 中秋之夜,谁是淮安最亮的那颗星?
-
2025-08-03 07:55:57
-
- 一日了解一国家——冰岛
-
2025-08-03 07:53:41
-
- 昆山龙哥——一个推进中国正当防卫法至少十年的男人
-
2025-08-03 07:51:25
-
- 尤四姐小说推文:那些爱恨纠葛,那些悱恻缠绵
-
2025-08-03 07:49:09
-
- 肖兵“落马”:背后隐藏的官场腐化与警示
-
2025-08-03 07:46:54
-
- 身价1250亿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
2025-08-03 07:44:38
-
- 美颜新作 怎么拍都自然!小米8 SE体验评测
-
2025-08-03 07:42:22
-
- 产肉产皮产毛能拉车的鸵鸟,三年盈利200万,为啥养它的人却很少
-
2025-08-03 07:40:06
-
- 「戏码头那些角儿」京剧第一名丑——朱世慧
-
2025-08-03 07:37:51
-
- 作家编剧肥猪满圈老李新年致辞!(昨致的视频,今儿把文字发了)
-
2025-08-03 07:35:36
-
- 嫁入日本神秘家族的皇室公主千容子,用三十多年熬成了家族掌门人
-
2025-08-02 15:07:10
-
- 鼓吹投2900赚130万的“中绿”传销,被警方捣毁!
-
2025-08-02 15:04:54
-
- 歌坛传奇:王昆的艺术人生与不朽贡献
-
2025-08-02 15:02:39
-
- “双倍过节,闰腊月迎来双喜年!”
-
2025-08-02 15:00:23
-
- 中国电影票房榜冠军历史回顾,卡梅隆梅开二度,吴京再战吴京
-
2025-08-02 14:58:07
-
- 异彩纷呈绘锦绣 砥砺前行写华章——河科大附属中学蓬勃发展纪实
-
2025-08-02 14:55:51
-
- 别去乱撩四十岁的女人,分床久了女人心理会怎么样。
-
2025-08-02 14: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