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民国时期,河北省会在哪里?

2025-10-16 12:38 来源:网络 点击:

民国时期,河北省会在哪里?

1928年6月,民国政府北伐军打败张作霖的北洋军政府,在形势上统一全国,河北一带由原来的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河北省成立之初,省会位于天津市。1928年7月4日,河北省政府委员会在天津成立,当时省政府就在天津了。不过三个月后,省会迁往北平。

这次为什么要挪呢?原来天津在民国时期一直是个是非之地,政府经常走马观花,下野后经常会躲进天津伺机待发。这么多政治人物在,省政府也不好办事。无奈之下,省会只好搬迁。

当时阎锡山是这一带的最高首长,白崇禧给阎锡山建议,就把河北省会搬到了北平。这样,北京虽然是现在的首都,但也曾当过河北的省会。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阎锡山还在北平当过“国民政府主席”,跟蒋氏的南京政府对峙。不过,后来张学良宣布帮助蒋介石,打败了阎锡山的军队。阎锡山就此下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控制河北,就又把省会迁回了天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日寇和汉奸在天津制造各种事件,并在天津的省政府门口进行骚扰沿袭,就是想把河北省政府挤出天津和华北,为其占领天津乃至华北做准备。很重要一点,就是天津有港口的优势,一旦占领天津后,就能成为入侵华北的一个重要据点。

1935年6月1日,在日军的胁迫下,河北省政府迁往保定,保定成为河北省省会。6日,国民政府调于学忠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免去其河北省政府主席一职,由省民政厅长张厚琬代理省府主席。张厚琬就是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嫡孙。而于学忠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迅速侵占了整个华北。国民政府的河北省政府只好四处流浪,先是在河北大名、河南洛阳、陕西郿县等地办公,没有固定的办公住所。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河北一带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多个人民政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又搬回了保定。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正式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