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荒淫的《十六天魔舞》-元末靡靡亡国之音

2025-01-12 10:24 来源:网络 点击:

荒淫的《十六天魔舞》-元末靡靡亡国之音

公元1355年,随着丞相脱脱被杀,曾经励精图治的元顺帝彻底失去了锐意进取的意志,彻底走向了堕落。

元顺帝

十六天魔舞

日渐沉迷酒色的元顺帝,在一次偶然的佛事典礼时,看到了《十六天魔舞》,舞姿曼妙,体态婀娜,令元顺帝久久不能忘怀。

所谓《十六天魔舞》,实则是元代在宫中做佛事时表演的女子群舞。

其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金刚舞”,其后流入西夏成为河西赞佛曲。此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照搬了西夏的礼乐制度,“金刚舞”也流入了国内,成为了《十六天魔舞》。

四魔女

十六天魔舞所表演的故事,原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莲花生大师,在修行途中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的传说。

昔日莲花生大师从天竺那兰陀寺取《本尊金刚橛十万颂续部》经途中,路遇四魔女。

彼时四魔女喜于日暮之时吞食一切过往行人,为害一方。

莲花生大师此时佯装奄奄一息状,待四魔女上前便只在刹那间,将四人收入自己帽中,扬长而去。

到了那兰寺,将四魔女放出,四人现美丽婀娜女人身相,并向莲花生大师立誓成为“金刚橛之护法女神”,即护法天母。

因此天魔舞也被称作“天母舞”。

靡靡之音

在元顺帝之前,只有在佛事以及国内重要典礼之时才会进行表演。

但耐不住“上有所好”,元顺帝手下番僧珈璘真立即投其所好,将《十六天魔舞》进行改编,刻意增加了表演的淫邪成份。

表演之时十六位婀娜女子“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各执加巴刺般之器(法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

辅以珈璘真亲手制作的药酒,元顺帝立时感觉身在无边佛法之中,对着这些既庄严华贵、又艳丽飘逸的天魔女左拥右抱,肆意妄为。

其中又以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三人舞姿最为出众,得顺帝赏赐无数。

亡国之兆

后来,深感一人吃独食比较寂寞的元顺帝,还成立一个叫“十倚纳”的小团体,成员来自于皇亲国戚之中。

诸人一同观看十六天魔舞,一同修炼“大喜乐”之法,不顾身份地位,与宫殿之中,男女裸处,相互亵狎。

《元史卷》中《哈麻传》所载:“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

上行下效,番僧们的社会地位提高,自然也是无恶不作,届时,凡境中大小女子,先以册藉申报姓名,至出嫁之时,皆需送至僧人府中,取其元红,其后再发归夫家完婚。

当时有俚语曰:“不秃不毒,不毒不秃。惟其头秃,一发淫毒。”

但显然,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慌忙北逃,虽已是丧家之犬,却依旧带上了自己“虔诚的信仰”——天魔舞队。

时人宋讷诗曰:“毡车尽载天魔去,唯有莺衔御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