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毛体”书法之我见

2025-04-25 13:15 来源:网络 点击:

“毛体”书法之我见

“毛体”书法之我见

(2012-12-26 08:17:15)

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作品欣赏

书法界近年出现了一股“毛体”之风。

所谓“毛体”,就是毛泽东的书体。它最初的出现是在“文革”时期。传统的书法被认为是“四旧”,一些“大批判宣传板”上,除了一些宣传画、标语、漫画,一些喜爱书法的人便常以临摹毛泽东的手迹装饰板面。至“四人帮”倒台后,书法艺术得以复生,“毛体”书法才鲜有所见了。

这几年,“毛体”书法时有所兴,不少地方还相继成立了“毛体”书协,搞了一些“毛体”书法展,不过参与者大多以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同志们居多。

作为一代巨人,毛泽东留给人们的记忆太多,人们称他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有人称他是一位书法大家。曾见到一篇报道,说国内某机构评选“当代十大书法家”,毛泽东亦占一席。不过如此评选也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具有权威性。由于目前对毛的学书经历介绍得非常少,现在人们见到或临习的,大多是他中年以后,尤其是老年后的墨迹。还见到过一篇报道说,毛在晚年曾学习过怀素的草书,看来他也为书法下过一番功夫。但他的作品里,人们还是很难看到古人的师承痕迹,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他的书法中有一种独有的书写习惯,这种“独有”,从书法的角度上说,明显存在临习传统书法中的功力不足,更多的是一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有人说他的书法中流露出一种挥洒个性的霸气,这倒符合他的性格,没有“指点江山”的胸怀,岂能“激扬文字”?但个性和霸气并不能代表书法水平,人们喜欢的,更是名人的地位和人格魅力。不管人们如何褒贬“毛体”书法,以我之见,毛泽东是一位书法家,对其欣赏品评可以,若把它作为范本去学习和研究则大可不必。虽然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同历代书法名家们的作品相比,毛泽东的书法还远没有达到历代名流们的经典水平,真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应首先是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即书法推崇的“厚古薄今”。

自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以来,中国的书法热已持续升温了三十余年,搞过的展览也不止百次,至今竞没有一件“毛体”书风的作品入选参展,就很能说明问题。在众多的书法队伍中,学习“毛体”的也只是屈指可数,就连参加“毛体”协会的会员中,真正研究和摹习“毛体”者也没有几个。我曾参观过“毛体”书法展,发现大多数作者只是临时摹写一下参展,而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传统书法里,“毛体”的书法地位可见一斑。

人们不禁要问,那么这几年为何又提及“毛体”书法?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不同,爱好不同,喜爱毛泽东的书法,喜爱他的诗词的人自然不会少。但还有一个值得人们深省的问题,我觉得应和一些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怀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看现在社会风气的不尽人意,腐败之风屡除不绝,加之涉及百姓的民生问题等等,就难免不引发一些人们对毛的“怀旧”,艺术原本无政治属性,但在这特定的环境里打上了“毛体”的标签,就会令人浮想联翩,它远远超出了学习毛泽东书法的局限,却折射出更多让人感触的深层思考。我想,这也是“毛体”书法得以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张德鹏 2012.12.26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张德鹏砚铭欣赏(15)

(2013-01-28 16:24:50)

转载

标签:

作品赏析

文化

分类: 作品欣赏

新铭刻的一方小端砚

张德鹏砚铭欣赏(16)

(2013-05-30 18:17:52)

转载

标签:

作品欣赏

女婿原是当兵的,求我给部队某首长买的一方砚补刻砚铭,砚似为端砚,质地的硬度不太匀,我一面刻苏东坡“赤壁怀古”,另一面刻“水调歌头”,忙活了半个多月总算完工了,可惜我单位同事只拍了一面。

砚长32cmX宽15cmX高6c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