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边沁|西欧现代化先驱,其伦理观和法律观奠定了自由民主制度基础

2025-07-25 15:13 来源:网络 点击:

边沁|西欧现代化先驱,其伦理观和法律观奠定了自由民主制度基础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公元1748年2月15日—公元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他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

出于边沁自身的愿望,他的遗体陈列于UCL主建筑的北部回廊,完全向公众开放。

巴尔扎克曾经在《欧也妮·葛朗台》提到过他。

边沁提出新的价值系统以便取代宗教的哲学家。

他还是一位社会设计师,可以说是西欧现代化的先驱。尤其是他的伦理观和法律观,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思想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

(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

(2)国教分离

(3)言论自由

(4)女性的平等权利

(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

(6)离婚权

(7)自由贸易

(8)废除高利贷

(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

詹姆斯·穆勒

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

功利主义思想:凡是能将效用最大化的事,就是正确的、公正的。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

他被视为一个神童,因为他还是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起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边沁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于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

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

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

他认为英国法律是就事论事,主观武断。

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

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和帮助以后,边沁开始研究法律并着手写书。

但早期边沁孤军奋战,影响不大,直到19世纪初,他投入社会政策和政府的专门实际工作以后,情况才大为改观。

边沁曾与众多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建立友谊,在英国,如著名学者亚当·斯密、法国大革命的一些领袖。

而在1808 到1810之间,他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弗兰西斯科·德·米兰达建立了个人友谊,并拜访过米兰达流亡英国时在伦敦的住所。

1823年,他与詹姆士·穆勒创立了《威斯敏特评论报》,一份给当时的“哲学激进分子”(一群被边沁影响的年轻信徒)作基地的期刊。

边沁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

尽管他经常被记载入学校的创建工程,但事实上他本人并没有实际参入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建设(该学院创办时他已经78岁了)。

因为边沁本人是高等教育应广泛推广理论的强烈拥护者,并被与学校的早期宗旨“教育人人平等”联系起来。

该学校是第一所漠视一切性别,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上的差异的英国大学,而这些主张都与边沁提出的教育思想有直接关联。

“国际化”(International)一词,就是由边沁本人创造出来的。

作品

1776年发表《政府片论》

1789年在英国发表其杰作《道德和立法原则概述》,因而闻名于世。

1811年用法文发表《赏罚原理》,后分为《奖赏原理》和《惩罚原理》,用英文出版。

在俄国时用书信体裁写成《为利息辩护》一书。

1823年,大力支持宣传哲学激进主义的《威斯敏斯特评论报》出版。

晚年著作《宪法典》,生前未及完成,仅第一卷于1830年出版。

由友人和学生整理出版的著作有:《谬误集》、《审判证据原理》、《新逻辑体系》、《义务学》和《行为的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