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2月13日同生人:人口爆炸?负增长?再看“马尔萨斯陷阱”

2025-08-04 16:30 来源:网络 点击:

2月13日同生人:人口爆炸?负增长?再看“马尔萨斯陷阱”

1766年2月13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英国家庭。他的父亲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拘一格,马尔萨斯在家接受父亲的教育。1784年,马尔萨斯被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录取,1791年获得硕士学位,并在两年后当选为耶稣学院院士。1805年,马尔萨斯在新建的东印度学院担任历史兼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可能是世界上首位拥有该头衔的教授)。东印度学院是东印度公司训练职员的教学机构,在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东印度公司是该国在印度的主要机构。

马尔萨斯一生著作颇丰,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首次发表于1798年的《人口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关于人口问题最有影响的著作,马尔萨斯也因人口以及人口对经济的影响理论而被称为“人口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可以概括为2个公理、2个级数、1条规律、1个适度、3个命题。

2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个级数:人口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将按照几何级数增加,人口每25年就翻一倍;生产资料的增加只能是算术级数的。

2个抑制:道德的抑制,即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他提出人们应该禁欲、不婚、不育等;积极的抑制,即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得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包括我们常说的战争、瘟疫和饥饿等。

1条规律: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这条规律是马尔萨斯人口率的理论基础。

1个适度: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3个命题:人口的增加,必须受到生产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也增加;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现实的人口和生产资料最终是相平衡的

马尔萨斯的观点是悲观的。他认为,人性的基本法则是人口增长率以几何速度增加,而食物的生产只能以算术速度增加,因此物质匮乏是人类生存条件的一个永久性特征。马尔萨斯继而指出,人口增长会对英国和所有其他国家造成破坏性影响:人口增长将带来劳动力增加,继而导致工资降低;更严峻的是,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短缺,因为农业和畜牧业的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的比例一旦达到临界点,前者就不再能够满足后者的需要。鉴于此,人类应当有所节制,避免过度增加人口。

这就是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然而历史证明,马尔萨斯的推论是错误的,至少如今人类的发展并没有证实他的理论。

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尔萨斯的推论是根据19世纪欧洲暴涨的现状做出的合理推论。作为一个乡村地主家庭出身的英国绅士,马尔萨斯对土地有种迷恋,他说,“只须支付极少的代价或不付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大量肥沃的土地,是人们能够克服其他一切障碍而增加人口的强有力因素。”

马尔萨斯发表这般惊世骇俗的看法时,英国其实已经完成了“农业革命”,轮作制推广、引进新农作物、使用肥料,圈地运动让地主获得了大量成片的土地,农业无论是单位亩产还是总产量都大幅提升,产出大概增长了43%,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的人从1700年的1.7人,到1800年提高到了约2.5人。

以至于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向城镇、工厂转移,又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矿场、手工工厂、新兴的蒸汽机厂、纺织机厂、纺织工厂正吸纳着那些失地的农民们。

只是,马尔萨斯对工业能否养活“多余”的人口,充满疑虑,他写道,“如果现在人口与食物的比例继续下去,终究还是有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

他低估了科技的增长速度,更只局限于英伦三岛那“一亩三分地”。

英国国土面积有限,已经拥挤不堪,欧洲也是资源不足,那么新世界呢?

马尔萨斯理论对欧洲移民也有影响,这种影响是间接的,结果却是惊人的。

英国向世界扩张,澳洲、美国也还在本洲扩张,不断向内陆挺进,驱赶原住民,建立城镇,经济迅速崛起,不再是几十年前的荒蛮之地,北美吸引了饱受饥荒的爱尔兰人和饱受战乱的条顿人。

新的地域发现了金矿,淘金者一夜暴富的新闻被大肆渲染,通过电报和报纸传遍世界,仿佛西部美国、澳洲到处是黄金,刺激了全欧洲的穷人们。

哪怕是当时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英国,穷人们也被“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梦想所激励。恰逢当时欧洲政局动荡,大西洋航线上已有蒸汽轮船,不到两周就可抵达北美,君子不立危墙,火热的淘金浪潮带来了一次人口大迁徙,1850年开始欧洲流出了260万人口,比之前的总和还多,仅仅1854年就流出了40万。

19世纪60-80年代,南非陆续发现大钻石矿、大金矿,人口迁移更是火上浇油,新大陆终于成为欧洲解决人口问题的终极办法。从1850到1930年,受新大陆高工资的吸引以及逃离战火等多种因素影响,约有5000万欧洲人从欧洲大陆移居海外,大致相当于1900年欧洲大陆人口的12%。

这次人口大迁徙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种族分布和人口结构,埋下了现代全球化、人口暴增的一个伏笔。

在农耕游牧时代,高出生率被认为有利于经济,因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力。而马尔萨斯却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出生率,并且说服了当时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即使高出生率可以增加毛生产量,它更趋于降低人均生产量

他的理论深深影响到后世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大卫·李嘉图等人。

对马尔萨斯理论的关注也帮助了英国全国人口普查的实施。1801年,政府官员约翰·李克曼主导了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

达尔文终生都是马尔萨斯的崇拜者,称他为“伟大的哲学家”。达尔文认识到了生存竞争不仅发生在物种之间,而且也在同一物种内部进行。

马尔萨斯对于人口问题的思考是现代进化理论的基础。马尔萨斯强化了对“有限增长”条件下“生存挣扎”的观察。

由于马尔萨斯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起人、进化论学者和人道主义者于连·赫胥黎在1964年出版的著作《进化论的人道主义》中描述了“拥挤的世界”,呼吁制订“世界人口政策”。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关于地球能容纳多少人的辩论即起源于马尔萨斯。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发表了许多有关人口控制的文章,反映出来自马尔萨斯的观点。

时至今日,马尔萨斯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马尔萨斯被视为现代人口学的奠基人。马尔萨斯宣称他的人口学原理不仅对人类,而是对所有物种普适的自然法则。现在可以证明,没有一种东西会以固定速率呈指数方式增长。

而如今,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当全球人口超80亿,而部分国家长期人口处于负增长,我们又当以什么样角度去审视全球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