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淮海战役,黄维兵团有多难打?中原野战军打不动,全靠华野来增援

2025-08-11 22:39 来源:网络 点击:

淮海战役,黄维兵团有多难打?中原野战军打不动,全靠华野来增援

前言

淮海战役常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举,是解放战争中规模和成就空前的三大战役之一。但看到它带来的战果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场60万对80万取胜的奇战。

牺牲最多、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淮海战役里,蒋氏精锐尽出,战役过后,国民党消散了最后的一丝精神气,彻底被打服了、打怕了。

但时间回到1948年年底,在这里,敌我兵力对比,依旧是国民党占据相当的优势;而中央的目光早早投向了国民党所占据的城市——徐州。

11月25日,在整体战场的东线,中原野战军以口袋阵围住了想要前去救援黄百韬部队的黄维兵团,并将其困在双堆集,只能等待重来一队支援。

然而黄维兵团是国民党王牌兵团之一。在退出大别山,重火力几乎十不存一之后,单靠中野全军,就算兵力尽出,都没法撬动拥有“铁核桃”之称的黄维第12兵团。

据说黄维曾大言不惭地放话:就算他们停在那里让中野吃,中野也没那么好的牙口嚼的动、吞的下!

刘邓所率领的大部队,若非因为战略转变的需要强行挺进大别山,进入没有支援也没有归处的处境,战斗起来完全不虚任何部队,进入大别山之前的鲁西南战役就是最好的佐证!

然而若不是大别山,哪里有现在的淮海战役,围困黄维兵团呢?听到黄维的叫嚣,稍微知道一点中野历史的人都会觉得实在是败家之犬的狂吠,又烦又恶心!

请君入瓮陷口袋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而黄维也在此时率领国民党十二兵团离开华中,从东面进场准备支援淮海战场。

同一时间,华东野战军正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若黄维赶来,就会出现被两面夹击的风险。于是中野为策应华野开始将目光投往东面战场,随时准备阻击黄兵团

11月16日,黄维兵团到达蒙城,熊绶春建议他留下一部分兵力守住蒙城,也能随时支援大部队。但心高气傲的黄维拒绝了他,开始快速行军,22日就与中野4纵遭遇。

而我方要的就是他行军过快!加上国民党总部方面要求黄维在徐州与蚌埠国军的配合下拿下被中野占领的宿县,可以说黄维是在遇见中野部队之后就注定了他会踏入我军布下的口袋。

最终,在11月23日,黄兵团在中野的步步引诱,步步阻击下进入南坪集,与此同时,等着他去救援的黄百韬兵团正式被华东野战军剿灭。

11月25日,黄维兵团深陷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约7.5公里的地区内,也成了需要被人救援的一支部队。

黄维兵团并不是没有尝试过进行突围,但中原野战军指挥老辣,作战经验丰富,怎么可能让他跑掉。他也就只好乖乖龟缩在“铁核桃”的壳里,期待有人能来救他了。

不用解释,这种情况对黄维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诚然,作为国民党军内数一数二的王牌,下辖军队全是嫡系,粮饷也充足。

但谁不知道我军最擅长分割围歼,只要他稍有借着自身优势放松的倾向,败北就会像压来的大山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而黄维此时也不像大部分的国民党将领一样想着怎么逃,或者直接干脆投了。这个人在黄埔军校期间就以思想顽固著称,领了蒋校长的恩,他根本不可能投。

黄维非常有信心,中原野战军手上的小米加步枪绝对不可能与自己麾下的精良美械相提并论。他们布置的口袋阵很好,自己既然出不去,就只看哪一方的援军最先赶到。

他料想的确实没错,中野目前虽然对着口袋里的这块肥肉眼馋得很,但没有火力,就像是啃骨头忘了戴假牙,只能馋着了。

中原野战军的困境与转机

围困住黄维兵团后,中原野战军陷入了带有一丝尴尬的境地:现在已经是关门打狗,直接一口吞掉这支优良劲旅的时候了,自身的武器装备却不太能打——准确的说,是非常简陋!

当时的中野,一支一线纵队平均1.5万人,猜猜火力有多少?一支纵队机枪400挺,大口径武器八门炮,其他的小炮有不到百门,冲锋枪百人一支,每个战士只有几十发子弹。

就这种配置,本来就元气大伤的中野怎么打?怎么打也打不动啊!数日激战后,中野也无奈地放弃了围歼“铁核桃”的打算。

蒋介石给黄维下令固守待援,让李延年、孙元良兵团去救,想直接在这里吃掉中野主力,再不济让他们跑了,也能救出黄维兵团。

而在12月3日,华东野战军7纵也赶到了双堆集南,打算在这里接受中野6纵指挥,直接打出一个缺口,把距离黄维兵团指挥中心不足一公里的大王庄守军歼灭。

在大王庄,驻扎的是号称“英雄团”的18军118师33团,在离他不足200米处的尖谷堆,由“威武团”18军114师54团防守。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攻下大王庄、尖谷堆,敌军核心阵地就完全向我们摊开了。黄维将精锐团摆在这两处,用意也是非常明显的。

当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雄团”进入大王庄之后,即刻开始不分昼夜的构筑工事,赶走了在这里居住的百姓,将整座村庄变成大大小小的地堡。

摸清楚情况后,中野开始清点自家援军的火力。华野的7纵20师在之前的作战中从敌方手中缴获了大量美械,而且因为基本没什么损失,人员也很充足,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

淮海总前委当即决定让20师来进行攻坚作业,拿下大王庄,不给黄维兵团留回旋的余地,在双堆集吃下这队“铁核桃”!

炮火笼罩下的血色攻防

20师领命后,计划以我军熟练的分割战术将大王庄劈成两半、各个击破。58团走西面,60团走南面,59团备战,誓要打掉大王庄!

在12月3日当晚,一切按最开始的计划行事。58团与60团摸黑顶着炮火去挖交通沟,密集的弹药网铺天盖地倾泻而来,血肉铺满了战壕

但所有战士都知道,战壕挖得越快,敌人倒得就越快!我军的攻击阵地在这样的信念下直接被推到了大王庄前200米处。

剩下的这200米的开阔地,战士们继续用血肉顶住敌方越来越密集的炮弹,不断地扩张着战壕的覆盖程度。

挖战壕的迫近工作持续了3天,敌军白天以飞机大炮向我军阵地实施打击,派出小部队在坦克与炮火的掩护下疯狂偷袭我军前线,夜里则是火力压制或者派出部队,一心想破坏我方的准备。

12月6日,33团派出两个营,占领了我军驻地的一个小高地,破坏了我军完工的军事阵地,58团与59团一同反击,歼敌一个连,夺回高地,修复工事。

但这些都无事于补,在12月9日,攻击准备已经全部就绪,厚厚的硝烟与当天的雪和雨一起,覆盖了大王庄的冲天火起,覆盖了大王庄地面的层层鲜血……

12月9日,我军占据大王庄,华野七纵司令员当即集合58团与60团,为进攻尖谷堆作准备,59团担任大王庄守备。

9日晚,黄维抽调兵力,对大王庄发起了疯狂反扑,所有的炮兵集中射击,而大王庄内还没有清理出防御工事,守卫在大王庄的59团在一片火海中伤亡惨重

炮火停止后,敌方部队紧随其后,59团1营早有准备,直接将其打了回去,但自身更是喘不上口气。

12月10日,更加惨烈、更加残酷的攻防战围绕着大王庄展开。坦克将战士的肉体碾碎,子弹、手榴弹没了就用刺刀、用铁锹,刀钝了,就赤手空拳的肉搏。

一层又一层的尸体堆叠在大王庄的阵地中,失守,重返,僵持,退守,最终,这场惨烈的战役以黄昏时模糊的血色告终。大王庄,还在我们手中!黄维军团的末日,到了!

结语

歼灭国民党王牌之一的黄维兵团,单靠退出大别山后元气大伤的中原野战军自己是做不成的。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也说父亲认同,淮海战役主要是华东野战军打的

以黄维兵团为例,纵观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野困敌于双堆集,却受制于自身火力不足;而围歼蒋家精锐,在大王庄进行的血色攻防,当属华东野战军居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