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侵华日军的“四腿帮凶”日军军犬

2025-09-01 15:11 来源:网络 点击:

侵华日军的“四腿帮凶”日军军犬

河北省宁晋县民间收藏的日军昭和七年军犬犬牌正面

河北省宁晋县民间收藏的日军昭和七年军犬犬牌背面

河北省宁晋县民间收藏的日军昭和七年军犬犬牌与犬绳

这枚军犬牌正面刻有“昭和七年(1932年)关东厅第二八八五号”,背面刻有“犬牌”等字样。关东厅是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关东州时期的统治机构。从这枚犬牌可以看出来,日军对精心培养的军犬是十分爱护,并给每只军犬编上号码作为身份牌。

日本军犬一直在中国民众的心中就是日军侵华战争的“四腿帮凶”,它的恶名伴随着累累的恶行日本拥有自己的军犬最初是在1914年日军在青岛从德国人手中接手德国在中国的权利时从德国人手中缴获了一批德国牧羊犬,日本人通过试验,将德国牧羊犬与日本本土的秋田犬杂交改良后,培育出了性情更加凶猛,嗅觉更加灵敏,且身体素质更好的狼青,狼青毛色为青色,有着三角形的厚耳朵,凶残的性格有着强烈的攻击性。杂交成功后的狼青犬做为日军日军最主要的军用犬种,另外还配有德国牧羊犬、秋田犬、杜宾犬、梗犬组成了日军的军犬阵队。

1919年,日军开始在步兵学校内培育军犬,并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了多个专门的“军犬养成所”。经过二三十年的培育,日本的军犬专家按照军队作战的要求,建立军犬训练学校和军犬繁育基地(军犬培养所),培育、改良德牧,终于锻造出狼青这个稳定的品种。日军全面侵华开始时,改良后的品种智商是更高,作战意识更强,长成后两肢站起来能够达到成年人的肩膀,扑过去能直接把人的咽喉咬碎,嗅觉灵敏杀伤力极大,被日军用于追踪和通讯,成为日军的先锋军。日军为了训练军犬的撕咬能力和野性,经常将活人扔进狼青群中任其撕咬,习惯了血腥撕咬以后,狼青越来越凶猛。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第一次投入军犬进行实战应用,共投入250头军犬,其中公认的第一次军犬实战是对北大营,当天夜间共投入三条军犬,此后日本军犬在日军侵华战争中凭借良好的嗅觉的优势,给我抗战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国共双方大多数撤退部队都是因日本军犬的追踪而遭到了日军的追击歼灭。日本军犬在从事作战追击的同时,还担负着通信,运输等职责,可以装配上特制的弹药运输背包或医药背包为战场提供弹药和药品的补给。

日军对于军犬的训练,日军也展现了毫无人性的一面,他们用中国人充当猎物。1940年夏天,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部在清华园里举行了第二届华北“军犬比赛大会”,组织其所属部队之日兵参观这场血淋淋的惨剧。

其中一名日兵叫大西正,被俘后加入了反战同盟,他于1942年12月3日在胶东《大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我要控诉‘圣战’”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纪要:“清华大学大广场的一角,有一个较深的大坑,坑里有数十名中国人,一个个被捆绑着,其中有几个还是穿着八路军的破旧军服,在坑的周围有荷枪实弹的日军横眉立目,虎视耽耽的监视着。这场比赛除日军以外,严禁任何人参观,看样子一个个中国人沉献不语,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其实他们是军犬比赛的对手。站在高台上的军犬比赛主席宣布比赛开始,这时在广场中央有一条军犬和一个从坑里押来的被捆住双手的人,旁边站着的日军审判官对好表以后,向军犬下达指令开始动作,这个一连饿了两天的军犬听到指令后,疯了似的飞扑到中国人的身上,一阵狂啃乱咬,刹那间血溅肉飞,那个被捆的中国人虽然也扭动身躯进行抵抗,但终于是力不从心,不一会被咬倒,躺在地上,停止呼吸。审判官用笔写了一些什么,大约是记时间吧,又开始下达第二番的比赛,又是一只军犬,又是一个中国人,又是一番撕咬,又是一具死尸……周而复始,第三番、第四番、第五番,比赛继续进行下去,日暮黄昏之时,比赛完毕,第一天比赛中那坑内数十名中国人己经全部被咬死在广场上,那场景,清华校园的大广场上尸横满地,血流成溪。审判官宣读了比赛成绩:“这次军犬咬死人的最高记录是三分钟,比去年五分钟的最高记录有十足的长进,己经打破记录,优胜旗归于三分钟的记录者。还有,这次比赛最差的成绩是十五分钟;这是训练甚差,是皇军优秀军犬的一大耻辱。该部军犬应加强训练,在明年的大会上为争取优胜旗而努力”。

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兵与狼青

日本靖国神社前的狼青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