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河北博物院—满城汉墓: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5-09-02 04:35 来源:网络 点击:

河北博物院—满城汉墓: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的故事,可能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我读三国演义时,印象很深的,是刘备每每对人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并以皇叔自居。当时就在琢磨,刘备的这个祖先中山靖王,到底是个什么人。很多人是以有个了不起的祖先而夸耀于世,刘备的这个祖先却是更多的因为有个这样的后代而闻名。没有刘备,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个刘胜。

那么,刘备的这个祖先刘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对刘胜有了更多的了解。

那是1968年,在河北省的满城县,解放军某部工兵部队在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陵山主峰东坡开凿隧道时,发现了一处墓地,实际上是相聚不远的两座墓,皆以山为陵,墓道和墓室凿山而成。尽管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政府部门还是十分重视此事,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专门给总理报告。

考古学家最终确定墓主身份是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窦绾夫妇。根据是,在一件出土的铜镬(查了一下,这个字念Huo4)口沿上,刻着23字铭文,表明年代是“卅九年九月己酉”,中山国历代王只有刘胜在位时间超过39年,所以确认是刘胜。另有一墓出土了一个铜印,刻有“窦绾”字样。满城汉墓出土了上万件文物,其中有几件后来被认定是不允许出境的文物,可见其珍贵程度。出土的文物,也让我们对刘胜有了更多了解。

1、金缕玉衣

在刘胜和窦绾的两座墓葬中,各自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是我国在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保存完整的汉代玉衣。我在其他如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等处也曾见过金缕玉衣,但似乎没有河北博物院的更好。

刘胜的金缕玉衣有2498玉片,用了金丝1100克。窦绾的金缕玉衣有2160片,用金丝700克。同时出土的,还有玉九窍塞,据说是故人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精气外泄,使得尸体不朽。所用金丝最细的地方只有0.08毫米,可见当时工艺之精。

经过测量,刘胜的玉衣长188厘米,窦绾的玉衣长172厘米,这两件玉衣应该都是量身定制,由此可见两人身高还是比较高的。有意思的是,从外观上看,刘胜的肚子明显凸起,应该是个胖子。所以,刘胜应该是身高体胖的人。

2、长信宫灯

这应该是河北博物院最著名的文物了,号称是中华第一灯,是不允许出境的文物之一。此灯出土于窦绾墓中,高48厘米,重15.782千克,因为器上有铭文“长信”等字样,因此得名长信宫灯。

该灯造型是一名跪着执灯的宫女,左手托举着灯,右臂举起,其袖口下垂,形成了灯的顶部。这个灯的精妙之处,不仅是灯可以拆卸,灯的亮度可以调节,还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干净。灯点然以后,热空气会推动烟雾上升,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人体内,在体内会逐渐的冷却形成烟灰,积攒起来,这样室内的空气就不会被污染。由于可以拆卸,积累的烟灰可以很方便地清理掉。当然,出土的不仅是这盏灯,还有不少其他造型的灯,如当户铜灯、铜羊尊灯、朱雀铜灯等等。

3、错金铜博山炉

以往看过不少博山炉,但这一个有些与众不同, 比一般的博山炉更为精致。高26厘米,重3.4公斤,包括炉身、盖和底座。炉身是半圆形的,上部峰峦起伏,山峦间有动物和人物出没,其铸造工艺应该是相当高超的。

4、盛酒器

在刘胜和窦绾的墓中,出土了一批瓮和壶,一般认为是用来盛酒的。因为有些陶翁上有“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等字样。这说明,刘胜夫妇是喜欢饮酒的。

在河北另一处遗址,发现了大量酿酒用的陶器,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酒曲实物,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河北地区好久之风应该是由来已久,只是我这个河北人却不能饮,没有这个口福。

透过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我们对刘胜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外形,身高体壮;生活,奢靡享乐;好饮酒,喜女色(据记载,刘胜有120个儿子)。

再说说刘备吧。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吗?三国演义给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谱系,但据说除了刘备以上三代,其他各代并无确切记载。也有的说,就算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汉献帝是光武帝刘秀后人,两人之间的辈分也不像刘备说的那样,他是汉献帝的叔叔辈。当然,当时距离中山靖王的年代也只有两三百年,刘备应该还不至于在这个问题上撒下弥天大谎,因为这可能是灭族的死罪。然而,当曹丕废掉汉献帝而称帝后,刘备第二年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如果他像自己说的那样忠于汉室,为何自己匆匆忙忙称帝?据说是当时传言汉献帝已遇害,但这样的传言从何而来?从刘备是最大受益者看,或许就是刘备制造的谣言吧。

满城汉墓还出土了大量其他各类文物,放一些图片供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