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学习|抗洪精神

2025-05-29 17:36 来源:网络 点击:

学习|抗洪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以初心使命的火炬,点亮了一个个精神坐标。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今天“先锋成都”带您一起学习领悟“抗洪精神”~

提出过程:

1998年夏,暴雨频发,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长江、松花江、珠江告急……全国2亿多人受灾。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抗洪壮歌,赢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牺牲同志的家属、防汛抗洪一线人员、先进典型代表和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官兵时指出:“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坚决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发扬不怕累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斗志,坚守在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

基本内涵:

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同洪水的搏斗中,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儿女的力量集结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在抗洪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以及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令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广大军民誓与洪水决一死战,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始终牢牢挺立在滔滔洪水的前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意义作用:

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困难,扫除障碍,大步向前的时代精神,实现了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又一次升华,谱写了党群同心、军民同心、干群同心、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的赞歌,诠释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应对灾难时凝聚的磅礴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必将在新时代不断激励着我们战胜自然灾害和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践要求:

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抗洪精神,一要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伟力,我们要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支撑。二要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实力,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涉险滩,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顽强拼搏的毅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要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动力,必须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切实增强必胜信心和坚定决心,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综合 学习强国 人民网等

编辑 何雅琦 吴雨桐(实习)

校对 冉晖昱

审核 黄鑫

监制 王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