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布热津斯基说: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

2025-05-29 04:52 来源:网络 点击:

布热津斯基说: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

一、三个“鹰派”老头,玩转美国外交

自二战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几乎就是由两个犹太人把持的,一个是基辛格,另一个是布热津斯基。

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1943年才加入美国国籍,当过美国国务卿,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外交献计献策,直到2020年11月,特朗普撤掉了他的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职务,老头才真正离开政坛。

布热津斯基是波兰犹太人,1928年出生,是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波兰人嘛,极端反苏是一大特点,他也不例外。布热津斯基是大学教授,著述等身;也是中美建交的重要人物。2017年5月,89岁的布热津斯基去世。


现在,马上就100岁的基辛格已经不问世事,布热津斯基也已去世,对美国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的是一个叫米尔斯海默的老头。

米尔斯海默1947年出生,毕业于西点军校,打过越战,现在是大学教授。他的外交理念崇尚“进攻性现实主义”,非常“鹰派”。

实际上,这三个人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没有什么绝对的“鹰派”和“鸽派”,只是在不同时期,根据美国战略利益的战略需要,对外的表现不同罢了。

非要说“鹰派”,这三人都很“鹰”,最“鹰派”的应该是基辛格,他是绝对的“现实主义”,但他的身段很柔软。因为他主导美国外交时,美国的实力还不是超强,他只能绵里藏针地展现美国政策。

小老头最“务实”

到布热津斯基的时候,苏联解体,美国实力在世界超强;作为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想的是怎么保持美国的大国地位。

他写了很多书,在中国,他的《大棋局》到处能买到;布热津斯基是在美国强盛时,殚精竭虑地为美国地缘战略进行分析、谋划的人。

现在,美国实力有所衰退,但仍然是世界第一;而且,美国不是绝对的衰退,仅仅是别的国家增长得太快,显得美国的不快。

所以,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大行其道;他的想法用粗浅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就是:美国要趁着现在还是最厉害的时候,把那些可能的超越者都给按到地下。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者

二、基辛格有点看不起俄罗斯,也有点怕俄罗斯

基辛格是比较鹰派的人物,对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他是积极支持的;后来,越南战争打得没完没了,成为美国进退两难的泥潭,他又想尽办法,帮助尼克松结束了越南战争。讽刺的是,他还因为越南战争结束,得到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

中美建交,基辛格是积极支持的,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实际上,当时他是从美国战略需要推动这件事的,既有长远的战略考虑,也有尽快结束越战的诉求。

当东方大国逐渐崛起的时候,我们的老朋友也很着急,到处呼吁:防止亚洲出现一个最强国。


基辛格是“现实主义者”,在美国实力不是最强的时候,他提倡“均势外交”,和各方面都缓和关系,因为这样“最现实”;毕竟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西方并不占优势,而苏联领导的阵营却蒸蒸日上,在全世界掀起一轮“红色浪潮”。

在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的不断缓和下,美国走出了二战后的麻烦、走出了越战泥潭。在欧洲,随着局势的缓和,欧洲稳定了下来;

在中东,随着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关系的缓和,美元锚定了石油,成功塑造了美元霸权。这是基辛格值得骄傲一辈子的成就。

苏联的突然崩塌,出乎基辛格的意料,他随即对新出现的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

美国要警惕俄罗斯这个“式微的帝国”在周边国家重振权势雄风的野心,所以美国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压制。


“式微的帝国”,有点看不起的味道;要进行压制,有一点害怕的意思。基辛格之所以如此分裂,源于他对俄罗斯历史和宗教的认识:

毫无疑问,历史上的俄罗斯一直不节制对外扩张的野心;而俄罗斯人的东正教信仰,也给了俄罗斯人在扩张上的心理与道德支持;

因为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是神选的特殊国度,肩负着某种伟大使命。

“俄罗斯如同一方五颜六色、乱七八糟、充满血污的毛毯”,这是基辛格对俄罗斯的蔑视;“俄罗斯即庞大又可怕,力大无比又有野心,让人望而生畏,必须用合作或对抗来遏制它”,这是基辛格对俄罗斯的畏惧。


所以,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时,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上写了一篇文章:“乌克兰不应成为东西方对抗的前哨”。

在这篇文章里,他认为,乌克兰虽然是主权国家,但不应该加入北约,那样会把事情弄糟;乌克兰最好的结局应该是像芬兰那样。

不过,这时的基辛格已经九十多岁了,虽然威望很高,但他的意见很难再引起美国决策者的高度关注。毕竟这时的美国不是塑造形势,而是在极力保住优势。


三、米尔斯海默崇尚的是:“基于实力地位”,先下手为强

米尔斯海默是芝加哥大学教授,教政治学的,他坚持认为国际政治是遵从“丛林法则”的;他写了很多书,《大国政治的悲剧》在我们这儿卖得很火。

米老头是“现实主义”,还是“进攻现实主义”。他喜欢实力,坚持认为“实力所到、即我权力所有”;

所以,当美国军舰在别国“自由航行”遭到驱赶时,米老头非常生气:我们实力到了那里,你们怎么能赶我呢?

有一次别国学者问他:别的国家发展起来了,把军舰开到佛罗里达边上晃悠,美国怎么办?

米老头居然说:这种事不能让它发生。他打个比方说:如果一头狼看到一只小老虎而不吃掉的话,总有一天会成为它会成为长大了的老虎的食物。国际丛林中,强者生存。


现在美国很多人都和米老头的想法一样,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代言人;但是,他对存在的实力却有着相当的敬畏,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不像美国政客那样大骂普京,而是骂美国政府。

米尔斯海默说:美国要对乌克兰的战争负责。因为你明知道俄罗斯不允许北约东扩的出现,并且俄罗斯还用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事件,向美国和北约表达了强烈的意图,北约还在乌克兰问题上挑衅俄罗斯,所以,美国和北约要负责。

结果,他被美国人骂得狗血喷头,说他是叛逃,有通俄嫌疑。


老头生动地比喻:俄罗斯就是个大熊,他在那里好好的,你干嘛用棍子老捅它?现在把它捅急了,被它揍一顿,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对乌克兰战争的前景的判断让人不寒而栗:美国不介入战争,俄罗斯一定赢;美国介入,如果俄罗斯输了,将会发生核战争。

总之,米尔斯海默是认实力的:你的实力到了什么地步,他就在这个地步与你打交道;如果你没有达到威胁美国的地步,却有威胁美国的趋势,他会急吼吼地打压你,一点道理都不讲。


四、布热津斯基预言了现在的局势:俄罗斯会动用武力推翻乌克兰政府

对于现在乌克兰的局势,布热津斯基曾经准确预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出现,已经不再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要怎么做?

在文章中,他准确预言: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会采取行动。

因为克里米亚的胜利会让俄罗斯有信心在乌克兰最东部的省份复制克里米亚样式;成功复制后,乌克兰局势一定动荡,那样,俄罗斯就可以用武力介入,推翻乌克兰政府。

现在的局势如他说得差不多,有一点没按照他的想法:他坚持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不要用这个问题刺激俄罗斯;但北约也好、乌克兰也好,都用这个问题压迫俄罗斯。

布热津斯基是波兰犹太裔美国人,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他极端反苏,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也没有好脸色。

里根一上台就把布老头赶走了

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秀学者,布热津斯基成就很大,他1961年进入政界,一直当到国家安全顾问,他的学生奥尔布赖特女士当上了克林顿的国务卿。

布热津斯基擅长的是搞战略理论,真正的实务工作干得并不好。站在美国的立场看,他在卡特政府时,处理伊朗问题是有失误的,导致美国失去了中东最大的盟国;卡特因为外交上的惨败,干了一届就下台了。

里根上台后,布热津斯基黯然离开华府,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去了。老头心有不甘,总是对国际事务指指点点;但他在华府的失误的确太大,把自己的名声都毁了,所以一直没机会再重新上来。

不能再干实际工作,布热津斯基安心在大学写书,很多书已经成为经典,比如:《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五、布热津斯基有很多精彩的战略预警

虽然在实际事务上没搞好,但不得不承认,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眼光是独到的。他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这本书中,把世界上的挑战写得非常明白。可是,美国后来的外交策略专门跟他书中的建议唱反调,很有意思。

《大棋局》这本书是1997年写的,老布以美国是世界上最举足轻重的国家为基调,展开了对世界地缘战略的设想:

世界就是个大棋局,美国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和欧洲、亚洲、中东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光是冲突还有合作;美国还要防止任何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强大国家出现。


他认为:乌克兰和阿塞拜疆对美国是至关重要的,而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阿塞拜疆是中亚的关键。

同时,布老头谆谆告诫美国政府:千万不要把中国视为威胁,因为你把中国视为威胁,中国就可能真的成为威胁,这一点也不好玩。

布热津斯基虽然仇视苏联,厌烦俄罗斯,但他不主张排斥俄罗斯,他认为:排斥俄罗斯、把中国视为威胁、敌视伊朗,会让美国面临可怕的最坏地缘局面:这三个国家在一起搞一个联盟,那将是美国的噩梦。


六、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

“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这句话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都是非常正确的。乌克兰虽然是俄罗斯民族的根,但长久以来,他们并不受沙皇俄国待见。

蒙古统治俄罗斯时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血缘区别。在文化上,乌克兰更加靠近西方;在血缘上,乌克兰也更加“斯拉夫”。

十七世纪时,波兰统治者乌克兰,乌克兰人向沙皇俄国求援,沙皇俄国并不想为了乌克兰而得罪波兰,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乌克兰的重要性。

对乌克兰重要性的认识最清晰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夺得克里米亚以后,兴奋地说:我从德国嫁到俄罗斯,没有什么嫁妆,那么就让克里米亚这颗最美的珍珠作为我献给俄罗斯的嫁妆吧。


她为什么这么看重克里米亚呢?彼得大帝一心为俄罗斯寻找出海口,他只开辟了没有更大经济价值的北方出海口;而南方出海口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才得到,这对俄罗斯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

地球上只有三块最好的“黑土地”:中国的东北、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平原。所以,乌克兰的面积只有苏联的3%,但粮食产量却占苏联的40%。

苏联的土地虽然广大,但真正能种出庄稼的不多,没有乌克兰,苏联最多只能养活一亿多人。可见,乌克兰对于当时的苏联多么重要。

苏联有四大出海口:远东的日本海出海口、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远东的不说了,不现实,一是太远,二是苏联没有力量绝对控制,可变因素太大。


北冰洋只是象征意义的存在,真正的北极航线开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即使开通了,运输的方向性太强,不具备更大的经济价值;波罗的海是个好地方,但那里从来不是贸易热线。

最好的就是黑海出海口,直达地中海欧洲腹地,还是油气资源富集区域;既是苏联通往欧洲的大门,又是苏联资源的宝库。

所以,在苏联时期,他们把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放在乌克兰,把最尖端的国防科技制造放在乌克兰,把最好的农业科技放在乌克兰······说乌克兰是苏联的命根子,一点不为过。

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出去,彻底和俄罗斯分开;因为文化、宗教、历史等等原因,乌克兰还全面倒向西方,这让俄罗斯痛苦万分。


乌克兰是苏联的命根子,它何尝不是俄罗斯的命根子;乌克兰对苏联的重要性,一样适用于俄罗斯。

现在的俄罗斯不能真正崛起,原因很多,人口规模就是一个。但俄罗斯那千里冰封的广阔领土,实在不能自主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他们没有乌克兰那千里黑土大平原。

普京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

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怎么伟大啊:进不了欧洲、出不了黑海、养不活多于1.5的人口、走不进世界主流的圈子,就连往外卖油气资源都是问题。

所以,布热津斯基说:没有乌克兰,俄罗斯永远不会崛起!大约就是这个原因吧。

普京也发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