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社会 > 正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甩了苏联老大哥一个漂亮的耳光

2025-07-26 10:11 来源:网络 点击: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甩了苏联老大哥一个漂亮的耳光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该岛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一九一五年才形成小岛,至今在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人们还可徒步上岛。因为它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得名为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中苏之间存在着边界问题,但在中苏两国友好时期,中苏边境是安宁的。中苏关系恶化后,中苏边界也开始多事。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比如乌苏里江上的七里沁岛和珍宝岛,不断发生巡逻队冲突,从对骂到推搡、棍棒武斗等。从1968年开始中方准备在中苏东部边界进行武装行动。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之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部署3月在珍宝岛进行“珍宝岛反击战”,为在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定基调。

1969年3月2日苏军发现中方有人上岛,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对方,被中方伏击,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双方都声称是对方蓄意挑衅,先开火。其后中方打退了对方的进攻,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中方伤亡比对方少,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在1969年3月15日的战斗中,苏方军队一辆坦克已经侵入中国境内,行进于封冻江面上的苏军当时的主力坦克T-62坦克被击毁,迫使其乘员弃车。在该日的战斗中,苏方指挥官边防总队长列奥诺夫·德莫克拉特·弗拉基米罗维奇(Леонов Демократ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上校阵亡。

1969年3月17日为争夺坦克,双方互对炮击,但均没能将该辆坦克拉回。1969年3月21日苏方不愿让中国获得这个当时较为先进的坦克,遂派出爆破组试图炸毁坦克被击退。之后苏军用炮火把坦克下的冰层击破,坦克沉入乌苏里江。

4月,中方派出海军潜水员将这辆坦克打捞出来,之后坦克被放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并以此为原型作为中国自制坦克的蓝本。

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苏方称,是中国人发起了进攻,被苏军守军击退。

1969年8月,中国在岛上修建了营房,派驻1至4名官兵常年驻守。

1969年3月2日的自卫反击作战击毙苏军31人、打伤14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1辆,击伤装甲车1辆。战斗中,中国军人牺牲20人、伤35人,另有1名通讯员失踪。

1969年3月15日的激战中中国边防部队抗击苏军50余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步兵的轮番攻击,激战9个多小时,历经6次较大规模的炮战,粉碎了苏军3次冲击,共击毁苏军坦克1辆,装甲车8辆,击伤坦克、装甲车5辆,击毙苏联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等60余人,打伤80余人。我军牺牲12人,负伤27人。

1969年3月17日-4月2日争夺苏军T-62坦克的作战行动,我军发射炮弹1900余发击毁、击伤敌坦克各1辆,打死打伤苏军步兵30余人。

整个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边防军毙伤苏军230余人(苏联公布的苏军伤亡数字为152人),毁伤坦克装甲车辆19辆。

我军阵亡71人(统计至1969年11月为止),68人现安葬于宝清县珍宝岛烈士陵园,齐齐哈尔的西满烈士陵园里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园有1位。

可以说,珍宝岛冲突,是中苏两国在意识上冲突的延续,导致发生了实际的冲突,中苏论战持续了10余年,双方都想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批驳对方的思想,中苏都是大国,中国想发展自己的军事和工业,苏联一直认为中国有求于苏联,中国不敢动手,但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给了苏联一个漂亮的耳光,让苏联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同时该战役让中国意识到了自己军事武器的不足,尤其是当时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而经过多年的奋起直追,今日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已位于世界前列。

当然,中苏实力差距是有的,在事后,中国遭到了苏联疯狂的报复,甚至想使用核武器,但是顾忌美国和欧洲,所以才不得不放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显示了我国保卫领土完整的决心。正说明了下面这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珍宝岛事件间接开启了尼克松访华的大门,但与此同时也使得我们站在了核战的门口,甚至已经进入了前厅。虽然最后的结果是非常美妙的,可我们依然不得不感谢上天对我们的眷顾。

我们无意责怪谁,因为我们非常清楚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交恶对于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们还是热切地盼望中国永远不要再有这样刀尖上跳舞这样的经历了。毕竟,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而言,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押作筹码,绝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这样的经历有过一次已经太多了。

欢迎关注历史百家争鸣微信公众号:ihxory,跟我们一起探讨过去那些事,本文为历史百家争鸣鲁速综编,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