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涝网 > 杂谈 > 正文

​1951年云门寺,112岁的虚云老和尚遭禁闭,被打断肋骨、五窍流血

2025-05-09 16:01 来源:网络 点击:

1951年云门寺,112岁的虚云老和尚遭禁闭,被打断肋骨、五窍流血


这是120岁的虚云大师,在圆寂前3个月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拍摄于1959年,地点在江西云居山。



照片上,虚云大师人很清瘦,面相庄严。



他身着百衲衣,手持佛珠,坐在一张破旧的藤椅上,背后是菜园子和堆积的木头。



可以看出,虚云大师晚年的艰苦生活。


事实上,他的生活并不像传说中的仙人般不食人间烟火。



他经历了坎坷和苦痛,甚至在112岁高龄时还惨遭毒打——



一些人包围了云门寺,将虚云拘禁于方丈室,将百余僧侣分别囚于禅堂及法堂。



然后,数十名大汉用木棒、铁棍殴打虚云,逼迫他交出金银财物,一直打得他五窍流血、肋骨断折!



但是,虚云深入禅定,被多次殴打始终不死。



据说,当时虚云禅定到了弥勒宫,要求留下。



弥勒菩萨说:



“你回去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完成,你会回来的。”



众人见虚云大师不死,起了敬畏心,这才不敢再打。



这就是发生在1951年的“云门事变”。



云门事变第二年,虚云大师写了一联来记述自己的生平: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大师,原本出身于官宦之家。



他的父亲玉堂公祖籍湖南湘乡,后携眷前往福建泉州做官。



虚云于1840年出生于泉州,俗名萧演彻。



13岁那年,他跟着叔父去寺庙进香,游遍了诸佛刹,留恋而不愿回家。



父亲看出他有出家的意向,便给他娶了一妻一妾——田氏、谭氏。



可是,他不愿圆房,与二女子婚后无染,成为净侣。



19岁那年,虚云作《皮袋歌》留给家中的妻妾,其中有:



皮袋歌。歌皮袋。有形若不为形累。幻质假名成对待。



早日回心观自在。不贪名。不贪利。辞亲割爱游方外。



不恋妻。不恋子。投入空门受佛戒。寻明师。求口诀。



参禅打坐超三界。收视听。罢攀缘。从今不入红尘队。


之后,他离家出走去了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



为躲避父亲的追寻,他隐居在后山岩洞中专心念佛。



他住在岩穴里,吃松果喝溪水,蓬头垢面,衣不蔽体,如此过了许多年。



渐渐地,虚云耳目聪明、步履如飞,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于是,他更加随心所欲,有山可住,有草可食,就这样在不知觉中又过了很多年。



31岁那年,虚云下山前往华顶龙泉庵,拜见80多岁的融镜老法师。



听说虚云修行于岩洞中,老法师责备道:



“你的这种作为,近于外道,而非正路,枉费了10年功夫,就算你修行有成,证得初果,亦不过是个自欺欺人之辈。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



于是,虚云留下跟随融镜学习。


五年后,虚云辞别融镜,开始四处参访,并历坐十五个道场。



期间,他有过参悟和入定体验——



一天晚上,在夜间放香时,他睁开眼一看,见到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彻,隔墙还见到香灯师小解,能看到河中行船,岸上树色。



不久后的一个晚上,旁边的人冲开水,热水溅到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



顿时,虚云断了自己的疑惑,就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开悟了: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后来,虚云在山中茅棚,入定长达半个月——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封山,严寒彻骨。



一日,他在釜中煮芋头,结跏趺坐待熟,不觉入定。



到了春节的时候,邻棚的复成师去给他贺岁,看到棚外虎迹遍满,便以禅法帮他从定中出来,问:



“你吃饭了没有?”



虚云回答说:



“没有。釜中的芋头大约已熟了吧。“



谁知,开釜一看,釜中坚冰如石。



原来,他入定不觉已半月之久。



自此,他改名“虚云”。



在此以前,人都称他为德清师。


60岁以后,虚云大师名气日益,经常被请往各地传戒弘法。



虚云大师每到一处,便主持修复该寺宇。



最终,他艰辛操劳,亲自重建的寺院庵堂达80多处。



虚云大师一生戒行精严,百余年如一日,潜心于禅,行亦禅坐亦禅,自行化世,至老不移。



对此,他说:



“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1959年,虚云大师自感将要圆寂,向弟子们留下遗言:



“今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持呢,只有一字曰‘戒’。”



然后,他嘱咐弟子将自己的骨灰放入水中,于10月13日在云居茅蓬内圆寂,享年120岁。



虚云大师留下一个“戒”字,看似简简单单,实则蕴藏丰富、耐人寻味。



估计过去这多年,也少有人能参透。



参考书籍: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虚云大师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